相信不少医护人员刚进临床时,会遇到这样的问题:当家属跑来询问患者的隐私,我是该说还是不说呢?
老实说吧!只要是在临床工作的,都有机会遇到那个各种各样的狗血剧情,说说我的经历吧!
记得有次,科室里来个发高烧的宝宝,按照正规的流程是要抽血,血液检验里面必有一项血型,相信大家都知道了。
接着,直到宝宝出院那天,宝宝父亲过来复印检查报告时,发现宝宝的血型是A型,然后他反问我一句:这个是不是搞错了?我是A型,我老婆是O型,怎么会生出B型血的宝宝呢?
这时我内心是崩溃的,趁着夫妻俩吵架间隙的那0.1秒,赶紧插嘴一句:两位请冷静点,首先,建议你们双方可以做个亲子鉴定。
结果,鉴定结果是父亲被绿了。
在临床上常会遇到有些患者为了个人原因,向自己伴侣或者家属隐瞒病情。
因此,我们会在遇到患者问这些事关患者隐私问题:
1.孕妇怀了几次,流产几次
2.是不是处女
3.他有没有艾滋病、乙肝、丙肝
4.患者的血型、患上什么病了
我们医护人员首先自身要有强烈的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,知法懂法,将尊重患者隐私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,不要泄露患者的隐私。
其实在临床上,也很多措施来保护患者的隐私,例如:
将超声科检查室的门帘换成拉门、在妇科门诊室门口制作醒目的“男士止步”标识”、对较为敏感科室诊疗查体时使用屏风、围帘遮挡、在挂号收费处设置半米线、问诊敏感病情时主动请其他患者回避..........
保护患者隐私不仅是医护人员的权利和义务,也是医德的一种体现。希望广大医务人员通过本文了解更多关于侵犯患者隐私的常识,在今后的工作中引以为鉴,千万不要行差踏错,伤人害己。
分享是一种美德,转发是一种智慧!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击右上角...弹出菜单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吧,帮助我们传播知识和健康。